考研国家线未出,复试该如何准备?
观点一:考研国家线未出,复试该如何准备?
国家线虽然没有出,但是紧张的气氛一点都不少。下面这三类考生一定要用心准备复试。
1.无科研成果:如果本科拥有科研成果,它会是复试的加分项。但是如果没有也不必恐慌,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在本科阶段发表过论文。此外,考研复试是双方对素质、能力的全方位观察(当然,主要是导师考察学生),不会只通过本科成绩、初试成绩来判断你的实力。这部分研崽要重点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。
2.无专业知识背景:这类研崽主要集中于跨考生中,他们面临的就是一场持久战、攻坚战、心理战。在真正的复试期间,也不必过度自卑,可以提前思考如何给导师们吃下一颗定心丸,让他们对你的专业能力给予肯定。
3.无导师确切回复:虽然邮件联系导师,没有得到确切回复,但并不耽误你的复试准备。如果由线下笔试转为线上答题或者论文形式,这都是对你专业领域知识的考察。从何处获取这些知识?答:还是你的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,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、著作等。此外,作为一名准研究生,不仅仅要单纯的学习知识,在学习的同时,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。
观点二:考研国家线未出,复试该如何准备?
1.以往年的分数线作为参照,根据自己的总分和排名,如果感觉还可以,毫无疑问,立即着手准备复试。不能拖,也不能等。
关于复试,可以查询自己报考的目标院校去年的复试要求,先按照去年的复试要求认真准备。一般院校往年的复试要求都能在报考专业所在的院系的主页上找到。如果没有,可以询问往年学长学姐。
2.如果感觉自己的成绩跟复试要求有差距,想调剂就做两手准备,复试准备和调剂准备。想二战,就尽早开始21复习。选拔性考试,复习越熟练越好。
观点三:考研国家线未出,复试该如何准备?
复试是对一个考生多方面的考察,在考研复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些小细节:
1.回答问题有逻辑有条理。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两点需要关注:第一,对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,不要想当然乱说,把你的思考过程、逻辑分析表述出来,从某种程度上说,导师看重的不是你答案的对错,而是你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;第二,在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,运用学科专业术语进行专业解读,不要反复累赘。优秀的面试者能占据主动权,吸引导师的关注,提起导师的兴趣就成功了一半。
2.不要过度表现。踏实端正的态度才是明智之举,有些考生觉得碰到了擅长的问题,所以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拼命表现。但要知道,过度表现很可能会让你一败涂地。夸夸其谈、不懂装懂是最致命的,这不仅反应出你学科功底不够扎实,更反应出你的学风和态度。碰到不会的问题要明说,并顺理成章地引到一个自己擅长的相关问题上,没必要弄虚作假。
3.自信而不自负。导师们最欣赏的是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考生,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、思想脉络。最反感的是上来吹嘘自己厉害,结果提一个问题立马上失色或所答非所问的考生,这样的考生被淘汰是必然的。在面试的时候,态度自信不卑不亢是必须的,合理的展现再加上你对专业课理解具有深厚的功底,一定可以与他人拉开差距遥遥领先的。
观点四:考研国家线未出,复试该如何准备?
复试考查的方式很灵活,除了笔试专业课外,还有面试。即使是“云复试”,也是人与人间的一种交流。面试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感,是对话感和第一直觉下的主观印象。因此,提醒高分的同学一定不要沾沾自喜,马虎对待面试。同样,成绩刚刚擦线的同学也不要自暴自弃,从往年经验来看,也有不少刚过分数线的同学在复试中华丽逆袭的战例。
此外,复试准备中,内容是重点,细节也很重要。
对于专业课知识的面试,问题通常有3种:
一是本学科的前沿问题;
二是导师研究领域内的问题;
三是自己在本科阶段学到了哪些相关知识。
除了这些,面对面直接接触,导师会对你的性格、兴趣、特长、思想道德素质等观察入微,最后会通过这些综合的表现,判定你是否具有再接受培养的潜质。
离成功只差一步了,坚持就是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