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师博客

226 互联网

留学辛苦吗?

留学辛苦吗?留学辛苦吗?英语不好的人,刚开始在国外念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各种戳中泪点,有木有!!留学生的苦,是很多人不明白,也不能体会的。

留学辛苦吗?

留学辛苦吗?

留学辛苦吗观点一:


  留学辛苦吗?英语不好的人,刚开始在国外念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各种戳中泪点,有木有!!


  1 手指是人类最高效的翻译器,this和 that是英语最牛B的词汇,心血来潮还会用 these 和 those装个B秀一下词汇量。

  (Yes Yes I want to buy 我指的这个thing! )

  2 当听不懂老外一连串BB的时,没关系。

  3 每天上课都像在上英语课,为什么我只是眨了下眼睛我就找不到老师读到哪了,整节课全程挂着一脸puzzle。(即使聚精会神了,即使整节课听下来一身汗,也没法改变就是听不懂的事实。)

  4 房东打电话说合同怎么签,听不懂啊!

  5 去超市买东西,找不到大蒜和料酒,想问下售货员。可是大蒜怎么说啊!我说little onion 他为什么听不懂啊!

  6 在银行读各项条款,WTF啊!

  7 打开电视谁给你字幕啊!连娱乐节目都看不懂啊!

  8 学校的打印机订书器图书馆借还书包括所有的大门都是全自动的啊!按哪里才能把门打开啊!都是泪。


  请记住:英语不好的人,待在国外多年,如果不进行刻意的训练,英语仍然不好。 生活久了的变化就是学会了用蹩脚的英语和人沟通与生活。随着在外国待的时间长之后,会渐渐的对部分话题 (点餐,日常用语,专业课的词汇)语言变的熟悉起来。但是一到陌生的话题,立马又抓瞎。


  关于融入美国圈子,在国内总是听到这种论调,出国了不要和中国人在一起玩,要和当地人一起玩。等你出了国就发现,90%以上的硕士以上(本科的接触的较少,不评论)的中国留学(微博)生都是和中国人一起玩的。因为如果不和中国人一起玩,就只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。

  其实,可以尝试着融入歪果仁的圈子,不是看你和他们走的有多近,而是看你的个人爱好兴趣与他们相同。很多留学生会觉得和美国人交流有距离感,不是因为语言不够,而是因为没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可聊。


  所以,在你想融入美国圈子的时候留学辛苦吗,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


  1美国同龄人喜欢哪些话题?

  2 美国的娱乐八卦你了解多少?

  3美国的政治新闻你有关注吗?

  4 美国的体育(主要是橄榄球,毕竟美国最火体育项目)你懂多少?


  如果你天天在家看的都是爸爸去哪儿,中国好声音这样的中国节目,你怎么可能能融入美国圈子?会有哪个美国人对你看的这些东西感兴趣?


  假设一个越南人来到中国,你觉得你会有兴趣去和他聊越南的东西吗?如果他来到了北京,开始关注北京国安,作为一个北京球迷,会不会觉得和他才会有话题聊?所以如果想融入本地圈子,先得去了解熟悉本地的文化,具体来说,就是本地同龄人喜欢的话题。当你真正融入他们的圈子,你的英语自然而然就会提高,这是潜移默化的。


  所以,如果你已经出国了,每天还是跟中国人hang out在一起,你可以开始强迫自己去融入当地人的圈子,了解他们的喜好,了解他们的兴趣等等,千万不要让自己就此沉沦下去,要不然你的英语会陷入恶性循环喔。


  如果你是将要出国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哟!带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出去,不仅会同老外交流无困难,而且会丰富你的课余生活,让你的在国外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。


留学辛苦吗观点二:


国外的生活习惯,和国内完全不同的,必须自立,凡事没有人能替你的。


你要自己安排所有的事情,别人在你决定了之后,才能照你的决定进行后面的事。


人的生存,是靠别人的认知的,你从小到大,所有与你有关认识你的人,都留在了国内,而在国外文化习惯的差异,你不太容易很快有较新近的朋友,这就是那种时常令人沮丧的强烈的孤独感。


你要自己盘算各种花销,不然不自己动手费用会失控,所以你要学会你在国内也许根本就看不上不会做的琐事,这其实就是生活,但却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适应。


与人交往,需要社会经验和看人的经验,以及在一地生活必须懂得的法律支持。这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距才行,但也许这些都要重新学习和遭遇,在国内这样的事你不用自己去操心的。


说到学习,国外强调个性和独立思考,国内的教条式的学习,会在一开始让你无所适从的,以往成功的自信,要转换成新的体验,才有可能顺畅。


其实这不过是学习生活的一种经历和方式,如果你没有对留学这件本来很普通,至少对国际上大部分国家来说,的事抱有光环的话,只是用心去体会一种生活的改变,体悟生活的内涵,那么在国外上学,就会成为一很自然的事。


你就不会因为要自己打理生活学习的一切,租房,买菜,做饭,选课,写短文,研究,洗衣,打扫卫生...,而心情低落,也不会妄然去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去比较,浪费自己的宝贵精力。


能如此,那么,所谓的由于奢望和做梦而引至的“苦”,也就是你的经历,成为你的生活宝库和经验,会有自然的生活智慧的产生,一切就成了你的收获。


如此,也许你母亲,也就真的放心你去了,毕竟人大了,总有一天要承担起生活的责任的。


如果不想放弃已有的,只想得到没有的,那就还是呆在安乐窝里吧,毕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才叫一家人,互相的扶助,会少许多的苦磨,也能更好地尽孝,让为你忙了半生的家人,也有实在的回报。


顺便说一句,十八岁以前,最好还是留在国内好。


留学辛苦吗观点三:


  留学生的苦,是很多人不明白,也不能体会的。在很多国人眼里,出国留学是天堂,在天堂生活怎么可能苦呢?


  当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遇到困难时,我们时常需要倾诉,可能我们会选择在国内的朋友去倾诉,因为他们曾经与我们一起成长,有深厚的感情,也有很多共同话题。


  然而,当我们向他们倾诉对国外的生活的种种不悦时,他们却无法理解,甚至觉得我们太矫情。


  感恩节一到,国内的小伙伴们刷个朋友圈,翻墙看看咱们的Instagram,那叫一个羡慕啊。又是到处旅游度假、roadtrip,又是黑五买买买,以为咱们的生活过得那真叫一个滋润。


  殊不知,感恩节假期结束后,周一早上睁开眼,留学生们就需要立马回到真实的世界。


  其实一直以来,留学生群体都给国内的朋友们一种假象,我们把我们生活中最美好、最光鲜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,使得那些没有在国外生活过,或是没有留学经历的朋友们产生错觉,以为留学生整天就是出去玩玩玩、买买买。


  课业有多累


 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


  就拿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来说吧,这个假期正正好好,就在期末前夕。对于很多学校来说,感恩节假期是除了学期初Labor Day以外的唯一假期。也就是说,很多同学们在苦苦煎熬了将近一整个学期之后,终于可以稍微放下手中的任务,有时间出去透透气,看看外面的世界了。


  在学校闷了那么久,每天恨不得就过着教室、图书馆、家三点一线的生活,实在是枯燥至极。而且好不容易出国留学,这个与自己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,如果把来这里的几年全都花在学校了,那顶多只是实现了留学的一个方面的意义。而另一个意义,是应该去感受这个国度,无论好坏,无论自然人文,游历也是另一种积累。


  而且假期是暂时的,虽然可以把手头的事情放几天,但是当我们结束假期时,打开syllabus,摆在我们面前的,可能是之前做到一半的project,可能是好几份厚厚的paper等着要due,可能是好几门还没有复习的考试,要是准备毕业的话,还有论文要一稿一稿地修改、还要和committee斗智斗勇或是急着准备final presentation。


  这些,我们不会在社交网站上抒发,我们不会时不时地在更新自己的学习进程。可能我们有时会在朋友圈中发发牢骚,但这对于别人来说,可能也只是手指一扫而过,并没有人真正会在朋友圈上关心你有多累。


 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,不断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,而这些问题,在国内大学读书的朋友是无法想象的。比如,由于中美文化差异,又或是个人处事方式的差异,我们在做一些小组project的时候,常常就会遇到一些“奇葩”。他们会对你所做的一切指手画脚,永远都会主动把自己当作leader。但真要是把任务丢给他们,他们也不见得能做得更好。


  我们常常在朋友圈抱怨自己有写不完的paper(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抱怨,因为paper真的多到写不完),于是就会有朋友自作聪明地在底下留言说:“论文不就是东抄抄西抄抄吗”。可能他们不知道出国留学人对Plagiarism的定义是怎样的吧,真要是东抄抄西抄抄的话,保证你活不过三集。


  我们那些在图书馆熬过的夜,在电脑前敲过的字、做过的literature review,有多少人能体会这其中的辛苦?期末季,project、考试、paper相互穿插,我们必须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,才能从容面对。因为头上有一把叫做GPA的刀悬在空中,整个学习我们必须把syllabus上面的每一件事情做好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。


  大多数留学生都是在国内接受的基础教育,对出国留学的教育方式都感觉多少会不适应,再加上非母语,都给我们的学习增加了难度。我们不可能做到一些人所说的大学即养老院,每天混混就过去,我们还有毕业的压力,“及格万岁”既不能让我们顺利毕业,也不能帮我们找到工作。


  从我们来到出国留学的第一天开始,我们就开始学着如何去适应,如何去独立。我们会把生活中最光鲜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,却往往自己去接受生活中的挑战。

相关推荐

4008-376-3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