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师博客

561 来源网络

老师,千万不要放弃最后一名学生

老师,千万不要放弃最后一名学生;很多时候,一个学生的背后会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,所以,教师必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,无论是从教师的良知上说,还是从教师的工作艺术上说。教师,千万不要放弃最后一名学生。

去听课,发现某班内竟然有三名学生堂而皇之地睡觉。面对这种状况,上课的老师不制止,一起听课的其他教师也装作看不见,没有一个人走过去提醒提醒孩子。看着三个趴在课桌上睡觉的学生,再看看讲台上津津乐道的老师,看看其他无精打采的学生,我有一个疑惑: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


TPG07351073.jpg


课下,当我提出这样的疑问时,授课教师轻描淡写地说:“那三个学生什么都学不会,不睡觉也是说话,所以,当有人来听课的时候,他们就自觉地趴下来睡觉。”听老师这样解释,我才明白:这是师生之间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!


那天,当那位老师解释“年级越高,学生学习越差,课堂上只会捣乱,为了保证课堂秩序,无奈才出此计策”时,我感到莫名的悲哀。


从表面上看,这几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,确实没有因为上课说话而影响他人,也没有影响班级纪律,但其他学生就真的因为不受他们的影响就能学习好了吗?答案也许并不那么乐观。


有一种效应叫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,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,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。在班级中,这种效应也经常发生。例如,当最后一名学生自暴自弃而老师不加制止时,倒数第二名的学生就成了最后一名,时间稍微长一点,他也会自暴自弃。就这样逐渐累积,班级里自暴自弃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。从这点上来说,对一个孩子的放弃,并不是对其他孩子最大的保护。


对于其他孩子的影响还不只是这些,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想想,这节课他睡觉了,下节课还能继续睡觉吗?上午睡觉了,下午还能继续睡觉吗?上课时睡觉了,下课后还能继续睡觉吗?他是个活生生的孩子,不可能一直睡觉啊!那么,当他不睡觉的时候,他能干什么呢?他会干什么呢?


是啊,他能干什么呢?对于这个孩子来说,他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,他在学习方面找不到一点自信,这时,他能怎么做?也许只有拼命捣乱或者搞恶作剧了吧。这样分析,默许他上课睡觉,只是解决了一个最表层、最短暂的问题而已。当教师准许他上课睡觉时,他已经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。一旦明白了老师的态度,这个孩子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、破罐子破摔的心理。


王晓春老师的《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:有一次,一个学生上课看连环画,我去制止他,他竟白了我一眼,说:“我又没有影响别人!”我笑了,小声对他说:“是啊,你确实没有影响别人,那我为什么还要管你呢?你想想。”他坐到那里发愣,我凑到他耳边说:“因为你影响了你自己呀!我是希望你多学点东西啊!”他的表情为之一变。


是啊,孩子,你影响了你自己啊!所以,我们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,无论从对待这一个孩子说起,还是从避免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说起。给他定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,让他从现在开始,从现在的四十分开始,向着四十五分努力,一段时间后,再让他向着五十分努力,多鼓励、少批评,用心去换心,让他敬重你、信赖你,拥护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,从而让自己产生无穷的力量。


一旦这个孩子身上有了无穷力量,那么班级内就会形成好的风气,就会推动整个班级向前。因为这个孩子前面的那名学生会努力,否则,害怕同学超过了自己,这样一来,倒数第三个学生也会加倍努力……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应是培养出多少优等生或者有多高的升学率,而是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。


新加坡政府给校长的任命状上写道:“你要时时刻刻意识到有无数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你的手中。”芬兰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,它就特别强调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。他们认为,任何一个个体的失败都是国家不能承受之重,所以,教育宁愿速度上慢一些,也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。


很多时候,一个学生的背后会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,所以,教师必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,无论是从教师的良知上说,还是从教师的工作艺术上说。


教师,千万不要放弃最后一名学生。

相关推荐

4008-376-377